重要通告(5/12更新)

各位同學:

請於5月16日前將作業上傳至網誌。謝謝
第一次主題:秘魯(9A,9B)智利(9C,9D)阿根延(9E,9F)
第二次主題:古巴(9A,9B)墨西哥(9C,9D)哥倫比亞(9E,9F)
第三次主題:新西蘭(9A,9B)加拿大(9C,9D)法國(9E,9F)
第四次主題:韓國(9A,9B)、日本(9C,9D)、新加坡/美國(9E,9F)
第五次主題:西班牙(9A,9B)意大利(9C,9D)葡萄牙(9E,9F)
內容要素:圖片、不多於200字之文字解說、地圖、影片(非必要)
注意:請於題目後列出班級、姓名、學號,並於標籤欄列明班別(如初三智班)

黃sir 上
2010.5.12

搜尋作業

2009年5月6日星期三

南極生物為什麼不怕冷

初三仁班 鄭森橋 ( 4 )


生存於南極洲種類不多的生物,有著奇特的環境適應能力。主要表現在耐黑暗、抗低溫、耐高鹽、抗乾燥等方面。在漫長的極夜裏,南極洲的生物主要通過變換自身的顏色、改變代謝方式、休眠等辦法求得生存。在維多利亞地的一個淡水湖裏,有一種“湖藻能忍受4個月的極夜,在極夜來臨前,它能充分利用白晝的陽光,高效率地進行光合作用,合成大量的有機物,這些有機物除供它生長發育外,還將剩餘部分排到體外,貯存在它生活的水環境中。在極夜期間,它就停止光合作用,並吸收它釋放出來的有機物,維持最低限度的代謝,就能發育生長。有一種名叫輪蟲的生物,它可以不吃不喝地休眠4個月,度過漫長的極夜。還有一種名叫“冰雪藻”的生物,有陽光時,它便成綠色,黑暗時便成藍綠色,依靠這變換,吸收不同波長的光進行光合作用而生存下去。
南大洋魚類的抗低溫本領,早為人們所熟知,南極鱈魚抗凍蛋白的發現,揭開了南大洋魚類抗低溫的秘密。因為,抗凍蛋白能降低魚類血液的冰點,使它們在低溫下不凍結,現在人們正依照鱈魚抗凍蛋白的結構,人工合成抗凍劑,用於醫學和日常生活。某些南極鳥類,還具有同一軀體兩種體溫的特性,有人測得南極海鷗雙爪的溫度只有0℃,而身體其他部位的溫度卻為32℃。這樣,當它站在冰上棲息時,就縮小爪與冰之間的溫差,以減少體溫的散失。獨特的南極環境,孕育著奇特的生物,造就了生物的多種適應性,為科學家研究生物的進化和適應能力,開闢了廣闊的天地。

南極海鷗
企鵝
植物

地衣
苔蘚
海底生物
南极的透明水母 Bill Curtsinger
在南极洲冰冷的海洋中,这些水母似乎生长在另一个世界,它们仅有2.5厘米长。
名叫“海洋天使”的南极洲深海生物,以贝壳类动物为食。
南極洲海底生物,一種長有黃色胃的紐蟲

這張澳大利亞科學家2月19日發佈的照片顯示的是南極洲大陸架220米深處的海底生物,它們看上去酷似玻璃做的鬱金香。
南极洲大陆架400米深处的海底生物

南极洲大陆架600米深处的珊瑚及其它生物


科学家在南极水下发现不知名海洋生物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追蹤者